朝阳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朝阳赶集同城网 > 朝阳热点资讯 > 朝阳热点资讯 >  问题:社保是否交满15年即可停交?

问题:社保是否交满15年即可停交?

发表时间:2023-07-04 19:39:40  来源:资讯  浏览:次   【】【】【
一、社保是否交满15年即可停交?     我是社保专员,本文是给社保新手的最诚恳建议,尽力输出超级、无敌、干燥的干货!请答应我,一定抽出5分钟时间阅读完本回答,如果你之前没了解过五.

社保缴了15年怎么办

一、社保是否交满15年即可停交?

    我是社保专员,本文是给社保新手的最诚恳建议,尽力输出超级、无敌、干燥的干货!请答应我,一定抽出5分钟时间阅读完本回答,如果你之前没了解过五险一金的话。
    千万不要只收藏,而不看。
    因为本文将会伴随你的整个职业生涯,请一定提前多了解下,谢谢!
    看完后,可以关注@晓虎解读五险一金,随时翻找回答。如有相关疑问,也可以在文末联系我~
    题主的问题:社保是否交满15年即可停交?先说结论:当然不行。作为社保相关从业人员,下面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详细解答下原因,请参考:社保包含五种,简单来说,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仅针对题主的问题,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工伤”“失业”两者先都放在一边。
    现在我仅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三个方面来说明:一、社保里的养老保险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社保里养老保险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达到15年,只能说有领取退休金的资格了。
    15年的社保缴费年限,也是刚刚够最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要求,可以领取养老金。
    但问题是,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题主恐怕不太了解,作为从业人员,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里,执行的是“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原则。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才会越高。
    所以不要有太高期待,一个最低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坦白说,能领取的养老金太少了。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
    假如职工小刘是按照当地社保最低缴费基数,进行缴纳养老保险。
    然后,当小刘缴纳了15年社保,就停止缴纳,之后到60岁办理退休。
    我可以打个保证:
    小刘每月领取的退休金不会高于他当地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
    这里不接受反驳,已经经手了很多例子。
    虽然很惋惜,但已无法更改。
    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数据来源:人社部官网
    二、社保里的医疗保险
    在我国的现行规定里,如果想享有医疗保险待遇,分两个阶段说下:
    1、上班期间,一直到到退休前,需要持续不间断月份的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注意不能间断;
    所以,社保缴满15年就可以不用交了?
    仅从医疗保险缴纳年限的角度,就不可行。
    工作期间,当停止缴费的次月,就将不再享有生病费用医疗保险报销的待遇。
    所以,晓虎的个人建议:千万不要裸辞!打算辞职之前,一定要找好下一份工作。
    大家如有需求,可以先在点击下方,进入领英职场社交平台,了解一下相关行业信息和offer信息。
    2、另外,到退休时,假如退休前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当地规定最低缴费年限,可以退休后不用缴费,后续终身享受“职工医疗保险”报销的待遇。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七条: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最低缴费年限,不同地区规定不同。
    少数地区定为15年,多数地区规定为20~25年,甚至有些地区规定为30年,才能有退休后医疗报销的待遇。
    如此长的累计缴费年限,确实不是简单的15年就能搞定的。
    不同地区规定的最低医保缴费年限,之前我做了全国典型城市的整理,本回答末尾即可查看。
    三、社保里的生育保险
    对于生育小宝宝,想用生育保险报销。
    惯例,还是先看规定:
    《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用人单位已经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符合国家政策的参保职工从参保缴费次月1日起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从停止缴费月的次月1日起停止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这样来看,断交社保后的次月,即无法享受生育保险报销待遇了。
    另外,生育保险报销,还有连续缴费的要求:要求用人单位已为职工连续缴纳一定时间的社保。
    各地政策不同,生育前要求连续缴纳年限有6个月、9个月、1年之分,当然有些福利好的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只要求生产当月在缴纳社保即可。
    所以,断缴社保后,想使用生育保险来报销生育费用,根据不同地方,最长可能需要等12个月以后了。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打个比方,然后简单摘录一张图,为大家分析下:职工在2017年1月开始上班,1月开始缴纳社保,2月因特殊原因,断了社保。
    3月开始正常缴纳,并补上了2月的社保,后续几月开始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医疗保险的最高报销金额又是多少呢?
    下面表格里,结合生育保险一起,大家请看,差异很大:
    微信公众号:晓虎解读五险一金果然是,一千字也不如一个图说的明白。
    这样就似乎更容易理解了。
    嘿嘿~~突然有点小开心
    插个话,小伙伴们。哈哈,都看到这了~~
    如果帮到你(*^▽^*)还不双击屏幕点个赞赞!同时点个小心心噢~~
    @晓虎解读五险一金,加个关注
    最后,还有点时间,多说点。假如工作15年后,开始断缴社保。
    那么对于买房、落户、子女教育,先说在部分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车牌摇号,买房都与社保挂钩。
    如果真的产生了中断缴费现象,会对个人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麻烦多多。
    特殊说明: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以上方法很难解决,或无法解决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问题时那么,也可以找人力中介代理缴纳社保,就是找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很多城市都有,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如果大家有相关代缴社保、补缴社保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咨询:
    最后,重复下啊: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有帮助
    1、左下点个赞,同时点个小心心噢~~
    2、我是晓虎,致力于科普五险一金知识,交流学习请加微信xuxiaohu,更多干货在公众号:晓虎解读五险一金,每天分享社保和公积金干货,如果大家有问题咨询,请在其中留言即可。期待你的加入,一起交流学习五险一金知识~
    大家如果有“五险一金”的问题,或类似下面的疑问:职工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换工作,辞职后,怎样恰当的转移社保和公积金?辞职以后,可以领取失业金吗?出国留学或定居,怎样恰当的处理社保?生育小宝宝,能休产假多少天、能领生育津贴多少钱?从企业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后,社保怎样恰当处理?职工万一工伤后,可以获得哪些工伤待遇?医保缴费多少年,才能享受退休后,终身看病报销的待遇?工作后,读研考博,怎样恰当的处理社保和公积金?请关注后,主页私信联系:@晓虎解读五险一金
    我的知乎专栏:定期科普职场“五险一金”知识,同时用心创作和收集散落于网络的社保好文。
    欢迎点击上方关注。
    文末彩蛋:五险一金”的最全科普末了,很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如果这次帮到了你,请记得在人生的某个瞬间,随手帮助他人即可~~~
    人生在世,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做分享和科普的初衷,如此而已~
    笑脸~~O(∩_∩)O哈哈~
    新开辟的知乎圈子,欢迎大家一起加入讨论~
   

二、我的社保缴满15年了,我今年35岁,不想缴了,到我60岁每月能拿养老金吗?

    这个问题问的好,估计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交够15年社保之后就不交了,然后坐等退休,每个月领个1千来块钱,能够维持生活就行了,反正社保年年涨,自个再存点钱,生活也就过得去了。
    但是按照现在社保的缴纳情况和养老金的发放情况,有这种想法的人最终可能要失望了,绝对领不到养老金。
    现在中国的养老金制度说白了就是拿年轻人交的钱给退休的人发养老金,如果缴纳社保的年轻人足够多,能够与领养老金的人保持一个平衡,那么这个游戏是可以持续下去的。
    但是现在形势已经非常的明显,缴纳社保的人越来越少,而领养老金的人却越来越多,而且养老金每年涨,已经涨了十几年了。最新的数据不是说现在已经基本变成了不到2个年轻人供养一个退休的老人了,再过几年估计一个都不到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能怎么办呢?印钱给人们发养老金,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中国超发货币,造成人民币过度贬值,那带来的经济影响的后果会更加的严重。
    那么最后只有一个办法,所有的人都延迟退休,延迟到什么时候呢?延迟到养老金能够有盈余了,能够保持平衡了,大家再退休就好了。

三、社会保险交十五年后应办何手续

    可以领退休金的时候,带上身份证,缴费存折去区社保局办理相关手续

四、社会保险交十五年后应办何手续

    社保不是交了15年以后就可以不交了,社保是只要你在公司上班,公司就应该给你交的,直到你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如果到退休的时候,你还没有交够15年,还是要继续交够15年才可以领退休金,如果缴满15年你不继续交,也可以,但是也要等到你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才可以领退休金。交满15年的时候不用办理什么手续,只是到退休年龄的时候要到社保局办理退休手续。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